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新闻资讯 >> 公司新闻  
学习时代楷模徐淙祥 以科技筑牢粮安根基——中江种业团队践行“多种粮、种好粮”精神
文章来源:办公室    新闻发布日期:2025-07-24    浏览次数:623

 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中,总有一群人以大地为纸、以汗水为墨,书写着新时代的“粮芯”答卷。“时代楷模”徐淙祥同志“多种粮、种好粮”的精神,如同明灯,照亮了无数农业工作者前行的道路。在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,同样有着这样一支团队,他们以田间为实验室、以稻穗为勋章,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着对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,以科技力量筑牢“中国饭碗”的根基。
  科研攻坚:田间地头追寻“农业芯片”突破密码
  “种子是农业的芯片,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。”陆建康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,更将其化为行动。作为江苏省杂交水稻种质改良与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,中江种业科研所所长,他24年如一日扎根科研一线,带领团队攻克水稻抗病性、品质提升等难题。每年创制和筛选1万余份育种材料,筛选2000多个新组合,成功选育30多个国审、省审水稻品种,其中“赣优735”“荃9优063”“苏糯7132”等高产优质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1000万亩,为农民增收超10亿元。






  为争取更多科研时间,陆建康化身“追光者”,与团队常年开展“南繁北育”工作。每年11月奔赴海南南繁基地,次年4月再带种回苏。在三亚的烈日下,他顶着40℃高温进行水稻人工授粉,长袖衬衫被汗水反复浸透,雨靴沾满泥泞,却始终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组关键数据。“杂交组合多如牛毛,但牛毛里藏着黄金。”他常用此激励年轻同事。团队成果丰硕,公司自主选育的100余个农作物品种通过审定。其中2022年,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;6个品种通过江苏省审定;2023年,6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,7个品种通过江苏省审定;2024年,7个品种通过江苏省审定;为解决种业“卡脖子”问题贡献了关键力量。
  制种一线:匠心守护每一粒种子的希望之光
  育种之路充满艰辛。陆建康及其同事常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人工授粉,长袖长裤、雨靴是标配,工作结束往往全身湿透。测配试验也常因天气异常而失败,一年工作可能在反复中归零。但每当新品种育成,陆建康总难掩欣慰:“看到农民因种好粮增收,所有的辛苦都值得。”
这种坚守精神在中江种业团队中薪火相传。在盐城制种基地,90后技术负责人刘城用行动诠释“责任”二字。每年4月至7月关键制种期,他扎根田间,悉心指导父本与母本的间隔种植,确保花期精准相遇,保障制种产量和质量。“田地里的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农民丰收的希望,我必须为农民负责,替他们把好第一关。”刘城郑重地说道。9月至次年3月,他又频繁奔波于种子推广一线,将优质种子送到农户手中,并现场传授种植技术。虽因工作繁忙与家人聚少离多,但他深知,严把种子质量关,才能让农民种得放心、收得安心。






  使命担当:扎根田间,勇做乡村振兴“排头兵”
  在南京六合区金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,中江种业老员工马银飞正与农户深入交流“深两优857”等品种的种植管理要点。这片土地,不仅是高产示范田,更是探索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试验田。心系田间的马银飞,对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。尤其在打药、排水等农事关键节点,他常常凌晨四五点就出现在田头,和团队人员一起精心管理,他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每一株禾苗,确保“好种子”能够真正转化为农民的“好收成”。






  陆建康、刘城、马银飞是中江种业团队的生动缩影。他们头顶草帽、脚踩泥泞,在南繁北育的奔波中坚守育种初心,在育繁推一体化的道路上并肩前行。正如时代楷模徐淙祥同志所强调:“粮食安全是‘国之大者’。”中江种业团队正以科技为笔、以汗水为墨,在广袤田野上书写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壮丽篇章。新时代呼唤新担当,新征程需要新作为。中江种业团队将继续以徐淙祥同志为榜样,忠实践行“多种粮、种好粮”的精神,为端稳“中国饭碗”、筑牢“大国粮仓”贡献更多科技力量。

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  版权所有  苏ICP备18031333号    网警备案: 苏公网安备 32011602010191号 

民企账款、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电话:83245388     83327150         设计制作:美胜美图  pan r y  


防伪查询 OA登陆 二维码